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学生资助资金提取与使用管理的通知》(渝教财发〔2021〕39号)要求,落实2024年9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中持续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充分保障学生需求上下功夫的精神,促进家校教育有效衔接,形成学校、家庭的育人合力,学校拟将通过实地走访、网络交流等形式,结合学生在校表现及家庭情况走访慰问。
一、活动目的
通过走访慰问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缓解其经济和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构建和谐校园环境,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和支持困难学生的成长,从而实现“资助育人”。
二、参加人员
校领导、学生处负责人、二级学院领导、辅导员、相关教职工。
三、走访对象
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落后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的在校学生及其家庭。
四、走访标准
600元/家庭(包含慰问品与慰问金);走访团成员按照差旅费标准报销。
五、走访内容
1.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等。
2.向家长(监护人)反馈学生在校思想、学习情况和综合表现等。
3.回复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教育民生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4.收集学生及家长对我校的管理工作、教学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5.宣传学生心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消防安全、财产安全、防溺水等知识,强化安全保护措施,督促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帮助家长科学教育管理学生。
6.向经济困难的家庭积极宣传国家及我校资助政策及申请方式,做好贫困学生档案记录。
六、走访方式
(一)走访慰问。实地走访慰问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线上通过电话访问、软件沟通;线下走访团实地走访学生,与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
(二)网络家访。网络家访采取电话访问、网络等方式与其父母深度沟通,并做好相关记录。
七、活动要求
(一)走访对象为我校学生及其家长。对特殊家庭子女,要密切关注其思想上和学业上的重大变化,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残疾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要进行重点走访。
(二)走访团在走访工作中要切实注意安全,及时上传相关新闻并如实填写相关记录表,按时上报至资助中心。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辅导员老师要高度重视走访活动,以各类形式落实走访活动。
(二)统筹安排。走访团应结合学院实际,合理制定走访计划,确保走访的实效性。
(三)及时总结。走访团走访后及时总结,将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至资助中心,确保将走访工作落到实处。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