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方案(试行)

发布时间:2024-03-20      浏览数: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根据我院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建设

1.我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和相关制度,统筹领导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成立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各院系均成立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安排专职教师负责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有班级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员,学生宿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

3.学校对心理健康工作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4.学校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制定心理咨询工作流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咨询从业者职业道德规范等各项内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我院现有专职教师二名,兼职教师六名,专兼职教师,都可以纳入我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行列。

2.我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专兼职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计算相应工作量。

3.我校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将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专业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支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研究。

4.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校参与意识,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每年为辅导员至少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并根据学生特点,规范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建设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开通心理咨询电话、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板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支持学生成立心理社团,调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积极性。

五、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中心应加强制度建设,遵循咨询原则,做好咨询记录,完善档案管理,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专业水平。根据不同群体需要开展团体咨询,开展团体辅导,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向全校大学生公布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室的咨询信箱、咨询电话和网址。

六、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通过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危机定期排查等途径和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并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

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明确工作流程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在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校医院、精神疾病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心理危机事件善后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师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建设

我院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并纳入学校预算,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工作需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场地建设,设立预约等候室、个体咨询室、团体咨询室、心理测量室、箱庭游戏室,为其配备办公设备、常用心理测量工具、统计分析软件和心理健康教育书籍等心理健康教育产品。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